“泉上镇纪委立案7件,其中自办案件4件;水茜镇纪委立案4件,其中3件;驻卫计局纪检组立案3件,其中自办案件2件……”1月14日,宁化县纪委监委召开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务虚会,各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纷纷亮出各自成绩单。
据悉,2018年,全县16个乡(镇)纪委、11个派驻纪检机构全部实现了100%有自办案件的目标,这是该县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之一。
一年来,宁化县以“四区两库一员”机制为抓手,着力抓好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两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组织履职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四区”协作聚合力
“我们这边有一个信访件,因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我镇建议由片区联合开展核查。”去年4月,湖村镇纪委书记杨继华找到东片协作区联系人张海军,提出协查建议。经协商,片区抽调了东片区内2名纪检干部协助湖村镇开展信访核查工作。
这是该县推行“片区协作”,查核片区内疑难复杂、自办难度大信访件的一个剪影。
该县在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推行“片区协作”机制,按照“优势互补、统筹兼顾、强化职能”的原则,把全县16个乡镇和11个派驻纪检机构,各划为4个纪律审查协作区,协作区并不包揽片区内的所有工作,主要职能是核实片区内可查性强,但疑难复杂、自办难度大等问题线索;审查重大、复杂、时效性强的案件;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扶贫政策及其他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开展交叉检查;协助办理审核了结、审理结案等作。
“片区协作,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实现片区内纪检监察力量的有效整合、优势互补,也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派驻机构监督力量不足问题。”宁化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江向荣表示,“片区实行的交叉检查、协作核查、提级审查,有效解决了熟人监督难、人情脱不开、执纪不严格等问题。”
“两库”助力解疑难
“王某、廖某作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兼职取酬是否合规?”“王某周末时间担任培训机构结业考试评审人员,参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关于规范省直机关单位考试评审等劳务费执行标准,符合文件要求;廖某兼任培训机构教师并领取报酬,无相关文件规定……”
去年8月,县纪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邀请县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工会等相关部门人员,对反映两名事业编制干部兼职取酬问题线索进行会商。这是宁化县发挥“两库”人员作用,破解监督执纪疑难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们以定期会商、抽调协助办信办案等方式,充分发挥‘两库’人员优势,弥补乡镇纪委、派驻机构干部相关业务政策和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短板,及时破解疑难杂症。”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针对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该县在片区协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两库”机制, 将片区内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摸底,掌握人员专业特长、能力特点等信息,建立“专职人才库”;从片区内基层所站或监督单位选聘骨干,成立“专业人才库”,统一建档,集中管理、使用。
“一员”督导促履职
“省委巡视移交的反映徐某违规领取值班补贴的信访件核查得如何了?”
“是否核查方向不对,卫生院是不是有与账簿所附数据不一样的考勤表呢?”
2018年初,负责联系驻卫计局纪检组所在第一协作区的罗金平对巡视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并进行跟踪督办,最终查实县总医院方田分院院长徐某通过篡改表格、虚列数据等方式,违规领取值班补贴和超勤补贴共4460元。最终,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是宁化县纪委监委强化督促指导,推动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从“不想”监督、“不敢”监督到主动监督转变的一个缩影。
2018年来,宁化县持续深化挂钩联系工作机制,每个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协作片区明确一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作为联络员,负责片区内乡镇纪委、派驻机构间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实现上下联动。
同时,通过常态化监督检查、不定期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深入指导全县各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加强和改进问题线索处置工作,着力解决问题线索处置简单化、“一刀切”等问题。
此外,该县还制定乡镇纪委、派驻纪检机构量化考评办法,明确年度工作任务,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下阶段,我们将着力抓好村(居)纪检委员队伍建设,拓展完善‘四区两库一员’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强化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宁化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江向荣表示。(宁化县纪委监委)
中共宁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宁化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4897号-2
地址:福建省宁化县翠江镇中山路1号 举报电话:0598-6822051 举报邮箱:nhxjwzxb@163.com